当前位置:首页>>企业资讯 >>行业风向 >>

行业风向

行业风向||智慧水务,终于有人说明白了

作者:立东智慧云发布时间:2024-02-26



传统水务行业指由原水、供水、节水、排水、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回收利用等构成的产业链,智慧水务以信息技术应用带动水务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,为水务管理的精细化、智慧化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。
智慧水务具有水务感知、水务业务和水务人的智慧3个特点,其有望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,已成为传统水务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。智慧水务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,为城市发展提供供排水以及防汛排涝、水质污染管控与环境保护、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。同时提升水务部门工作效能与质量,管控与及时处理各种应急水务事件,提升服务水平与满意程度,为服务提供保障。
传统的水务数据采集依赖人工,效率低且容易出现数据错误。我国部分省市水务企业已采用数字化管理模式,实现了水质全过程监测;实现了数字化办公,但各系统间不能共享信息,缺乏对水务数据深入挖掘和利用。传统的数据统计分析以手工方式完成,无法交叉分析及全局比较,导致决策缺乏科学依据,因此有必要建立水务大数据平台。



02中国智慧水务发展现状——以浙江省某市为例

01水务发展一体化要求



加强规划统筹,强化规划引领,全面梳理、编制该市一体化涉水发展规划。加快推进互联互备管道、应急调度枢纽泵站建设,打通原水、水厂、泵站、管网之间互联互备环节,实现不同水源的区域供水资源互联互备、应急调度。构建供排水统一调度体系,建立供排水调度防御系统,以及供排水调度执行会商和调度决策机制等。
统筹城乡发展,逐步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,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水务模式。完善管理政策,逐步完善投融资政策,合理确定投资责任边界,区分业务特性,通过市场化方式积极对接资本市场,加大水务基础设施投入。建立健全特许经营机制,明晰政府与企业责权边界。建立行业监管机制,完善行业监管和运营监管体系。推进水务体制机制改革,加快经营体制改革,坚持政府主导、企业运作原则,整合重组该市供排水业务,打破分散经营格局,实现产业经营一体化发展。



02智慧水务建设现状



“十三五”期间,立东自动化在摸清内部信息化建设现状和面临发展形势的基础上,对落实企业发展战略、全面推进智慧水务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,总结提炼了智慧水务建设需求和建设思路,建设了一定的物联感知、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。
立东自动化供排水体系已具备一定物联感知基础,涵盖供水厂、污水处理厂、供水管网、污水管网、用水户、泵站、原水等。供水、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厂区内部生产自动化管控。供水管网监测感知基础较好,具备供水干管压力、水质、噪音监测及DMA分区监测系统。污水管网监测包括管网液位、流量和溢流处的闸门控制及视频监控;主城区供水加压泵站、污水泵站已完成自控系统建设;水量计量方面,部署了一定数量的远传水表。水源地取水方面,已完成部分原水水质监测,引水工程沿线部分管道压力监控。
图片



应用系统建设实施现状



智慧生产主要由引供排水一体化调度系统及其相关辅助系统构成;智慧管控主要由云办公系统、企业管控等软件系统组成;经营服务主要由综合营帐系统、计量与漏损智慧管理系统、热线客服系统以及网上营业厅、手机端APP、支付宝服务号及微信公众号等构成;基础建设主要由私有云和数据中心等组成,绝大多数应用部署在专有云平台。



03智慧水务发展存在的问题



01、智慧水务内部发展不平衡,前期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果,但内部建设和发展仍不平衡。厂站的智慧化建设优于管网,管网部分供水管网的智慧化建设要优于排水管网。管网部分最大的问题是在线监测和感知设备不足,排水管网缺乏足够的感知设备来采集数据支撑服务。供水管网虽有部分感知设备,但无法形成足够的智慧应用;厂站虽具备自动化能力,但智慧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升。
02、智慧水务内部原生需求不强,智慧水务是业务和技术的融合体,使业务方的需求和管理方法论在技术上得以实现。目前大量的需求来自政府部门和社会,内部建设主要靠外部力量推动,而内部对利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还没完全形成,从而导致内部原生的需求不足。
03、智慧水务技术力量有待提升,智慧水务是一个系统工程,所有的数据来自基层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。生产设备、远程监测点、远程水表、执行工单、系统的人工录入都是整个集团智慧水务的主要数据来源。前端基础设施、系统的维护和使用程度决定着整个智慧水务成果的优劣。目前技术研发和应用类人才力量相对不足,需加快内部培养机制和外部人才引入机制以增强技术力量。



03智慧水务发展的路径

图片